最近几天,新东方旗下直播间“东方甄选”突然爆红,一个长得像“兵马俑”的英语老师双语直播售卖农产品的视频刷爆朋友圈。有网友说:“他从中文讲到英语,从仲夏洋洋洒洒的阳光讲到莎士比亚,从母亲的谆谆教诲讲到儿时的梦,从历史讲到哲学就为了卖我一根玉米,我有什么理由不买呢?” 当众多带货博主还走在模仿和借鉴的路上,在直播间大声吼着“倒数三个数,三、二、一,上链接!”的时候,“东方甄选”已经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而这种“独创”方式,也正成为直播新趋势。 用教育的方式卖农产品,在带货的同时输出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知识,是在发挥自身的长板。这让人不禁想起今年高考全国甲卷引用《红楼梦》的作文命题。小说照进现实,人们看红楼梦,觉得宝玉在取名方面有水平,其实是对现实生活中“独创”精神的呼唤。 “移”“化”落俗套,“独创”方新雅。于文艺,于科技,于个人,于家国,皆需不止于“移”“化”,援梯而上,皆须求新雅“独创”。特别是在知识付费的年代,独创精神尤为宝贵。直播领域更是如此,同样的玩法被不断复制到一个又一个商品上,太多的主播在“内卷”中逐渐丧失了自身个性,结果在消费者心目中也不过是“菀菀类卿”,随时可以被取而代之。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所有信手拈来的从容都离不开厚积薄发的沉淀。任何个人、任何团队的成功,都绝非偶然。知识渊博、口才极佳的新东方老师与直播带货相得益彰,与其说是赢在了“双语带货”上,不如说是赢在了文化、内涵、情怀上。在没有风的时候,狠狠地积攒实力,丰满羽翼;当大风起,时机到了,自然就能乘风飞翔。 家乡情怀难忘,乡村振兴有我。个人情怀的支撑,加上乡村振兴的顶层政策赋力,让“东方甄选”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其实一箱一箱的玉米,一袋一袋的大米背后不只有快递小哥,还有农民、工人,以及屏幕前后我们助农爱农的心意。当话题热度冷却,东方甄选如何持续保持吸引力,是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或许前路还有许多未知,但这种不落窠臼勇于创新的精神,这股躬身入局坚持不懈的劲头,这种正视自我扬长避短的巧妙发挥,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梁园)(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