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孩子学校通知家长观看预防未成年人溺水访谈节目,笔者深有思考…… 夏季来临,我们可以发现,各平台各渠道的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普天盖地卷来,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全社会对防溺水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极大提升,同时也表明了夏季中小学生防溺水形势刻不容缓。 虽然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活动每年都开展,但从各地的新闻报道来看,总是有儿童或青少年溺水事故的消息爆出,令人痛心。那么防溺水教育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才有效呢?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天气燥热、高温不断,水边池塘总会对儿童和青少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即使学校和家长三令五申禁止他们靠近野外水边玩水,但总有孩子抱有侥幸心理去尝试,让人心惊胆战。由此来看,怎样在不压制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做到有效防溺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可以将游泳等课程纳入课外学习内容,提升中小学生生存技能。溺水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孩子不会游泳、不识水性有关,对于爱玩水的孩子来说,游泳作为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若能牢牢掌握,其作用不可小觑。邀请专业的游泳教练,传授给学生安全救助知识和游泳技能很有必要,况且,游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是一项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能有效降低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其次,应建立符合安全标准的游泳场所,给孩子们一个释放天性的乐园。既然孩子们贪玩戏水的天性不易阻止,那么靠“堵”就不是长久之计,还要靠“疏”来消除隐患。为他们提供一个释放天性和童真的安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城镇,不少地方都建立了正规的游泳场所,在家长和教练的有效看护下,去游泳馆游泳玩水既安全又能让孩子们得到快乐。而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汪塘巡查、管护很重要,要夯实基层村居的责任,全面排查附近水域的安全隐患点,做好提醒警示,构筑起中小学生溺水预防救护的安全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合力保障孩子们平安度过风险期。 最后,防溺水宣传教育不仅要讲明危害,更要让孩子们学会危险时刻的自救与援救方法。溺水事故的发生除了与孩子不会游泳、不识水性有关外,也与孩子面对涉水险境自救、救人知识和技能的缺失有关。老话讲,教育孩子单靠吓唬不管用,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如何实现自救与援救才是硬道理。在防溺水宣传教育过程中,应更侧重事例案例的分析,将如何救助的方法和知识掌握起来,面对危险不慌乱,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溺水事故造成的损失。 孩童戏水是童年的快乐,而防止儿童和青少年溺水,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维护生命健康是发展一切的基础。在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过程中,我们既要筑牢构建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防溺水安全保障体系,还要给他们提供安全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个安全快乐的童年。(水工山石)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