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照市开展了“清风传家”谈心谈话会、“日照好家风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一系列家风建设活动。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是千千万万个家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家风和谐则社风稳健,家风淳朴则社风清朗。 家风,是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和万事兴”,是融入中华儿女血脉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是百年党史恒久不变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好小家,浸润良好家风,传承培养一代代爱国奉献、为民担当的优秀中华儿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做“好家训”的传承者。“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经典之所以传世,正是因为这些古代先贤的家训中浓缩着中华民族的正确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蕴含着先贤圣人的为人之道和治家之经,彰显着前辈圣贤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智慧真谛。“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好的家训是我们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是砥砺前进的“磨砺石”,从“好家训”中汲取精神之“钙”,潜心研读、深度挖掘其深邃的精神内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让自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让其思想精髓代代传承,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做“好家风”的实践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我们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是我们性格思想的塑造之地,是我们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的第一课堂。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得以成形,好的家风在世世代代口耳相传中印入脑海、融入血液。“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我们应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身先垂范,立德树人,摒弃“拼豪宅、拼豪车”“拼爹、拼妈”等扭曲的价值取向,杜绝奢侈攀比之风。时刻牢记“养亲以得欢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常思己过、反求诸己,成为好家风的“代言人”。 做“好家庭”的建设者。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向来主张家国同构,和谐的家庭必能为国家培养建功立业之人,人财两旺得益于良好的家风家训,人才辈出必来自文化涵养深厚的家庭。我们要时刻保持“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的警醒,严于律己、严格治家、严管家人,对家庭负责、为家人负责,不做有损家风、有违家德之事。在一蔬一饭、一箪食一瓢饮的家庭氛围中涵养淡泊名利之心;在克勤克俭、一针一线中静修勤俭持家之德,将家庭建设的点点滴滴汇聚成家国情怀之河、凝聚成社会发展之力,生生长流,薪火相传。 良好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小家做起,学思践悟、身体力行,从家规家训中汲取精髓,培育知荣辱、扬正气、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凝聚建设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甜氧)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