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竹、一块皮。皮影演的就是灯影下的文化记忆。”9月7日晚,在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黄墩三村2023年“一村一年一场戏”的排练现场,“团长”庄新乐这样说。 既是演员,又是导演 庄新乐,今年60岁,是黄墩镇下双疃村老来乐剧团的团长,是每天活跃在舞台上的一位编剧、导演兼演员。在剧团里的成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年剧团”。 下双疃村老来乐剧团的前身,是心乐庄户娱乐队。后来在庄新乐的牵头下成立了剧团,这才有了名字,“我们就想着给老百姓增加些精神食粮,正巧这个班子成员大多是邻近村的。”庄新乐说。 说起最初的成立,庄新乐告诉记者:“一开始就是我们一群人在广场上唱歌跳舞,我自费购买了一个小音响,每天拿到广场上去,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小班子。” 闲暇时间,庄新乐就领着大家伙聚在一块儿创作剧本和节目,有吕剧《点燃炉中火》《借灯光》《李氏女坐偏房》等传统剧目,也有小朋友热爱的皮影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蝎子洞》《大闹天宫》等互动性十足的节目,还有廉洁皮影戏《戏说刘墉廉洁故事》《富村里的穷书记》。自2013年以来,庄新乐和他创作的多个节目多次参加过岚山区春晚、日照市元宵节晚会、日照市老干部金秋艺术节等,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既是编剧,又是“宣讲员” 图片 “他为人正派、不请吃受贿,有山东煎饼卷大葱之说……”2022年1月7日上午,廉洁皮影戏《戏说刘墉廉洁故事》在黄墩镇大辛庄村开演。鲜亮生动的皮影人物,配上地道的琴书唱腔,不时引来台下群众阵阵掌声。 “今天的皮影戏我从头看到尾,很过瘾,也很受教育,这出戏让我明白了以后无论干什么都要清清白白……”看完皮影戏后,大辛庄村村民刘汉春感慨道。 黄墩皮影戏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群众喜爱。而刘墉祖籍在黄墩镇,其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正直敢谏的历史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作为黄墩镇理论宣讲骨干成员,庄新乐第一时间想到了如何用文艺的形式开展“廉政宣传”。为了更好发挥刘墉清廉故事的教育引导作用,庄新乐深入挖掘整理刘墉事迹,将其编创成通俗易懂的皮影戏,在广场庭院巡回演出,让廉洁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能够用皮影戏将刘墉的故事演出来,既传承发扬了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让大家伙在看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皮影戏传承人庄新乐和他的队员们说。 找素材、编剧本、做皮影、排新戏……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忙碌,皮影戏《刘墉廉洁故事》第一系列已编创完成,讲述了刘墉不吃请受贿、当清白守门官、为母从简祝寿、铁面无私不徇私情4个廉洁小故事。 一盏灯,一块布,几个兽皮制成的皮影人物,再带上锣鼓乐器……庄新乐和其他皮影艺人们,将刘墉的廉洁故事送到了黄墩镇各个村落。 不仅如此,他还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编成快板,到社区为党员进行别开生面的宣讲,形式诙谐幽默、内容朗朗上口,通过文化文艺的形式,贴进农村农民生活,让党员群众听得明白,学得清楚。 坚持公益,只为传承 2020年12月22日,黄墩大集上锣鼓喧天,只见舞台上一张幕布,灯影幢幢,皮影翩跹,艺人们正在演绎皮影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猪八戒等耳熟能详的角色在几双巧手的摆弄下粉墨登场,一幕幕场景在方寸之间配合着锣鼓点活灵活现,精彩的表演吸引村民驻足观看。 “虽然今天天气很冷,我们的设备都结霜了,但是我们依然坚持在大集演出,因为我们知道这里有观众等着看我们的表演。我们的表演能让大家亲自体验皮影戏是如何唱念做打,这有利于把这个皮影戏发扬光大下去。这就是我们坚守的初心吧。”庄新乐意味深长地说。 自剧团成立以来,多年坚持开展“庆五一”“庆七一”等文化义演活动。同时,在东港、莒县、岚山等地多次开展了皮影“进农村、进校园、进大集、进养老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演出活动。疫情期间创作的文化强国快板、法制快板、移风易俗快板,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9月7日晚上7点30分,演出正式开始。台上,演员光芒四射,台下,气氛火热。 因为热爱,所以更为执着。“我们会一直‘玩’下去、演下去。”庄新乐坚定地说。 夜,是寂静的,“老年剧团”是热烈的! (园林黄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