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好样的!”“机智勇敢的小伙,人民生命的守护神!”这是前不久,我市一则新闻报道《登上热搜!央视报道!他是日照的商国庆》评论区中的留言,满满的正能量。 《我在日照,贩卖晚霞》新闻中的神评论更是让读者如临其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读一篇新闻报道,同时也会读到网民的看法和态度,刷新闻消息,一定要看评论成了当下流行的新方式。 网络中流行这样一句话:评论区里出人才,个个胜过李太白。如果中规中矩的新闻报道是一道菜品的主材,评论区的评论则是点缀在菜品中的边花,因内容不受拘束、方式洒脱,备受网友推宠,引人注目。 但评论区中也会常常刷到一些杂乱的内容,如具有攻击性的语言和偏激情绪,甚至是诋毁、谩骂、讽刺,等等;有的出现一些无关新闻内容的链接和图片,莫名其妙的广告和推广,更是让人不知真假;有的甚至是颠倒黑白,恶意引导至反方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评论区里也应理性发声,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和谐与轻松。 有媒体提出,评论区下隐藏着一座“金山”,评论起着补充说明、品牌传播、提升粉丝活跃度和新闻热度的作用,成为搭建网站平台运营的金山支柱。让金山发光发热,给予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引领力量,还需网民要心怀善意,加强理性分析,平台多举措监管,齐心协力共同维护。 心怀善意,点燃爱的火炬。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网络风气,人人有责。“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立世之本,用善良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也会用善意回馈你。善意的网络评论就像一盏明灯,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然而近些年,网络上一些人将内心的恶意化作语言的匕首,肆意地插向他人,殊不知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害了自己。不负责任的抨击他人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者还会触犯法律。 抒发各自情感,畅所欲言,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但自由也是相对的,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挑战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理性判断,不被带偏节奏。负面评价之所以会具有煽动性,关键原因,是引发了部分人对不满现状的联想和认同感。我们个人要有稳定的“自我认知”,不因外界的“风吹草动”而左右摇摆不定。要不断在实践中磨练、打磨自信的自我,成为既有韧性也有强度的网民。 对于平台,要加强不良评论的识别和管控。平台是信息传递扩散的媒介,在发布有趣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应肩负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对不良评论的关键词和核心词加大筛查力度,让不法信息无藏身之地,减少负面情绪的蔓延。同时,要对多次违反平台规定的账号给予封号或限定考核。及时回应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一些负面情绪,发帖人可以及时澄清或引导,减少负面信息的累积,更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评论区一句温暖的话语,可以鼓励逆境中的人勇敢面对生活;一句真诚的建议,可以给迷茫中的网民多一些帮助,这些闪闪发光的文字,就是评论区该有的样子。 (翔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