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项目还没投产,但是订单已经签订了8000万元。 8月30日,《日照日报》聚焦经开区山东天特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展示了这家民营企业边施工、边生产的热闹场景,“一天也耽误不得,订单都等着呢。” 民营经济,也叫“老百姓经济”,已经渗透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日照的民营企业也从“草根”到“树根”,从“跟跑”到“领跑”,从“一元”到“多元”,实现了华丽转身。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了41.7万户,同比增长4.21%,民营企业进出口额505.1亿元,同比增长3.2%。广大民营企业家不仅成为城市拔节生长的“合伙人”,更是广大市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贡献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营商环境是“源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营经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良禽择木而栖,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营经济茁壮成长的“源泉”。 8月3日,全市重大项目谋划暨“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专题会议召开,让整个城市大上项目、大兴产业的合力再加码、更强劲。8月6日,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与企业家代表举行座谈,共商日照发展大计,传递出日照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保障民营经济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光有顶层规划还远远不够。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遭遇了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需要政府持续加大在减税降费、融资担保、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灿烂的阳光、更适宜的土壤、更滋润的雨露。 日照,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广大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手起锤落”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民营企业发展“解渴”“输血”,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各区县各显神通,“一路小跑”争做服务“店小二”,彰显出对企业家“厚爱三分、服务满分”的低姿态和高效能。 直击民营企业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日照为民营经济主体茁壮成长发展带来了“及时雨”——积极搭建就业招聘对接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6场,提供招聘岗位1.75万个;优化金融生态,加大普惠小微信贷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0.44亿元,贷款户数超6.94万户;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健全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培育机制…… 一连串政策“大礼包”给民营经济发展添了动力、长了士气。 企业干劲是“活水” 既然民营经济被称为“老百姓经济”,那这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政策的支持、呵护,更需要民营企业“汗珠子掉下来摔八瓣”的艰苦奋斗。 说实话,跟名企相比,大多数民营企业也许“块头”不够大、“名声”不够响,但只要敢想、敢干、敢拼,完全可以在某一领域做大做强甚至在多个领域发光出彩。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产业链条、市场格局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新领域、新赛道、新业态不断涌现,因此,广大民营企业家需要拓宽视野、苦练内功、奋进一流,以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动力和魅力。 事实上,日照的优秀企业家早已深谙此理。他们秉承“厚德儒商”的实诚精神,历经困境不退缩,遭遇瓶颈不止步,凭着坚定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自己人”的全力支持,谋求创新、积极转型,或通过兼并重组,或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或心无旁骛创新创造,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主体,取得了骄人成绩。 6月5日,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3年一季度工业领域“开门红”奖励名单的通知》,日照市日钢控股、岚桥石化、亚太森博、中海外、黄海粮油等7家企业上榜;6月12日,国家民委、全国工商联在京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推进会,山东五征集团作典型发言;7月24日,山东省工商联发布的“2023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日照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入围…… 中国武术有句话叫“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兼修才能成为一个高手。当然,将信心转化为项目、转化为效益、转化为日照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的不竭动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如今,政策支撑有了、营商环境优了,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信心足了、雄心强了,民营企业走向更宽广的舞台是迟早的事儿。(图片源自网络) (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