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工作,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中国好网民。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网信办发出了做“四有中国好网民”的倡议,并对“四有”做了科学解读。身为一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民,笔者认为,在确保自身上网安全的前提下,自觉做到文明、守规上网,既是好网民最起码的道德素养,也是最基本的法纪要求。同时,这也是在为建设“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做贡献。 “四有”要全有,安全意识要“入脑”。“网络安全方面最大的风险是没有意识到风险。”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级网信、公安部门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而依然存在网络欺诈等陷阱,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危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绷紧网络安全弦,让安全意识“上头”“入脑”,筑牢“头脑中的防线”。 “四有”要全有,文明素养是“必修”。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中国公民最起码的道德素养。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文明素养当成是“必修”,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网上,都务必要做到“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尤其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努力为建设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添砖加瓦。 “四有”要全有,法律法规要“严守”。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隐蔽性掩盖和消除不了网上违法犯罪的事实,也逃脱不了法律的严惩。在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公安机关侦破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和抓获嫌疑人的报道。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正如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样,网络亦是“‘隐’而不漏”。所以,争做“四有”好网民,我们坚决不能触碰法律法规红线,一定要做守法守规的积极践行者。 “四有”要全有,安防之盾要“铸牢”。安全防护,不可掉以轻心。做好安全防护,就务必要铸就安防技能,要在认得清网络“陷阱”、看得明网络“暗箭”的前提下,熟练掌握和娴熟运用防护之“盾”,坚决不能给不法分子任何可乘之机。同时,还要牢记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尽快将其绳之以法。
构建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既是人民利益所在,也是每一位网民的期盼和责任。让我们以争做“四有”中国好网民为契机,以实际行动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且行且吟)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于山东 阅读 74 写下你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