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妇联表彰997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198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并揭晓997户全国最美家庭。 其中,日照市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日照市2户家庭分别荣获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原文链接: 一起来看看他们家的故事吧! 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 日照市岚山区丁立秀家庭 用爱坚守幸福 以小家传递大爱 丁立秀,女,1968年5月出生,安东卫街道实验学校教师。结婚多年来,丁立秀夫妻二人互敬互爱、孝顺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他们用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夫妻恩爱,包容理解。丈夫张良友援疆期间,工作繁重,离家遥远,无暇顾及家人,为让丈夫安心援疆,丁立秀在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一边孝敬高龄的母亲和婆婆,一边照顾正在上学的女儿,任劳任怨。在妻子和家人的支持理解下,丈夫逐渐适应了边疆干旱、沙尘风暴等恶劣环境,一心扑在援疆事业上,最终圆满完成援疆任务。 人有旦夕祸福,2016年元月,丁立秀不幸查出患有乳腺癌,需要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丈夫没日没夜地陪伴在妻子床前,拿药开单,吃喝洗漱,照顾的无微不至。晚上实在困极了,他就合衣睡在撑开的椅子上眯会眼,从不敢深睡。在丈夫的精心照料下,丁立秀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 孝敬父母,无微不至。丁立秀的母亲今年94岁,婆婆88岁,每到周末,夫妻俩都会拎着大包小包的衣服和营养品看望两位老人,给她们收拾家务,洗洗衣服,晒晒被褥,拉拉家常。夫妻俩总说:“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理所应当要陪他们老去,不能让她们觉得孤单。亲人在,家庭才是完整的、幸福的”。 言传身教,精心陪伴。为教育好女儿,无论丁立秀和丈夫工作多么繁忙,他们总是会抽出时间陪陪女儿,问问她的学习情况,了解了解她的思想状况,教育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育女儿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在父母的教导下,大学期间,女儿就赴贵州、西藏参加支教活动,帮助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开阔知识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并为学生们捐款捐物,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女儿从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国企工作,目前又在复旦大学进一步深造学习。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女儿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邻里和睦,乐于助人。多年来,丁立秀夫妻俩经常默默打扫楼梯的公共卫生,即使在丁立秀身体欠佳时也一样,多次主动清理楼道卫生,并引导其他住户自觉参与进来,得到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的一致赞扬。丈夫张良友是他们所住楼的楼长,为邻居,他事事跑在前面,谁家的水管坏了,钥匙落家里了,他都想办法解决。看到有人乱倒垃圾,他都是先打扫清理,再温馨提示;邻里之间有矛盾,他也是积极向前调解,最终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广受邻里好评。 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为帮助更多的父母开展家庭教育,丁立秀申请成为岚山区家庭教育志愿者,用自身所学为广大学生家长、家庭开展讲座,倡导科学、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帮助困难学生,丁立秀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五名困难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自己和丈夫也长期坚持捐衣、捐物、捐款,关爱留守和失学儿童。为及时化解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年来,她坚持在社区作《关爱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公益讲座,解决了很多家长和孩子面临的困扰,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她还自学了“八段锦”和瑜伽等健身科目,带领社区姐妹开展健身活动,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生活习惯。 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作为一名教师,丁立秀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得领导、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她将自己所积累的管理和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她连续五届当选日照市人大代表,曾获得“日照市优秀班主任”“日照市最美教师”“岚山区教学能手”“岚山区优秀教师”“岚山区第三届道德模范”和首届“岚山好人”称号。丈夫也获得了“日照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和援疆模范教师等荣誉,女儿大学期间就荣获“优秀支教大学生”称号。面对荣誉,一家人都相互勉励,不骄不躁,怀着感恩的心情继续砥砺前行,更加勤奋地工作。 近年来,岚山区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以寻找 “最美家庭”活动、五好家庭评选、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为载体,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户全国五好家庭,其他受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家庭5户。这些家庭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展现了新时代家庭良好精神风貌,在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做出了表率。 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 日照市五莲县刘贤仁家庭 刘贤仁,五莲县潮河镇刘家坪村人。1964年起任民办教师,从教42年。在刘贤仁十多口人的家庭里,有博士2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2名。长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历,使刘贤仁深刻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健康强壮,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只有发挥了文化的作用,人的素质才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才能提高。 自2002年起,他便着手“家庭文化”建设,至今已坚持20年。尤其退休后,有了大把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刘贤仁以“时不我待”的心态,以“不叹老”“不服老”的精神继续推进这个工程。 在照看孙子孙女的过程中,刘贤仁撰写了“童真童趣”系列文稿,用以收藏他的三个孙辈孩子的童真童趣,分别是《童真童趣——照看天姿日记》《童真童趣——耳闻目睹说叮叮》《童真童趣——耳闻目睹说牛牛》。除此之外,刘贤仁还为他们撰写生日寄语,从出生之日起,年年有文,未曾间断,分别是《成长着是美丽的——孙女刘昱彤生日寄语》《生命之树常绿——孙女刘芷睿生日寄语》《送给生命年轮的礼物——孙男刘轶文生日寄语》。自拍自辑家庭文稿照片集一册,另外撰写专人专题“提照诗”四册,辑录诗稿二册,辑录专题家教文稿一册,还成立了“祖屋奖学金基金会”,十年来共评选近40人次。 在记录孙辈的学习、生活的同时,刘贤仁也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理念、学习方法等渗透其中,以有说服力的情理启迪后人,引导他们成长。 在家庭文化建设过程中,刘贤仁得到了许多人的鼓励和支持,他特别提到自己的老伴,称她生性善良,一生对他呵护有加,除尽心照护他的衣食外,还为他分担了许多杂事,使他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家庭文化建设中来。刘贤仁的老父亲瘫痪在床多年,她悉心照料,以尽孝道,从不懈怠,亦无怨言。 刘贤仁的家庭正如人们期望的,“老的像个老的”,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年轻像个年轻的”,努力工作、幸福生活;孩子们像个孩子,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日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