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品蕴含着一座城市独有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何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今年初,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印发《“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在传统与现代中搭建桥梁,擦亮山东文化名片,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指明方向,赋能高质量发展。 推进“山东手造”项目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立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新要求,日照市开展了“山东手造·优选日照”50项精品项目评选活动,从非遗中寻找文化根脉,在生活中造“活”传统工艺,从“手造”中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陈出新,努力推动传统手工艺同全市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让更多非遗项目焕发新活力。 守正创新,融入新时代。文化遗产灿若星辰,经历史而灿烂,历沧桑而光辉,日照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峥嵘岁月中孕育出“过门笺”、“岚山渔民号子”、“黄墩皮影戏”、“五莲剪纸”、“日照黑陶烧制技艺”等文化瑰宝。进入新时代,日照与时俱进,为非遗手工艺作品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探索出日照“非遗保护3 3”新模式,摸底文化资源,夯实创新模式“地基”,策划出了“魅力非遗”“非遗味道”“非遗技‘忆’”“健康非遗”等模块。着力打破传统手工艺作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窘境,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强宣传推介,推出“日照非遗现在时”线上慕课,提升本土作品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激活数字化时代的“日照手造”的生命力。 贴近需求,融入新生活。从“日照手造”中可回溯历史、沁润文化,也可以服务当下,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大放异彩。日照市秉承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日照手造”与旅游、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国家级非遗项目莒县“过门笺”将剪纸、木刻、国画等技法融入设计和制作中,接轨文化旅游产业,创作出的“莒文化”主题剪纸作品深受游客喜爱;日照刺绣依托海洋优势,融入太阳文化等概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作出口罩、口金包、渔夫帽等产品;五莲龙在天皮影剧团根据冬奥会运动项目,制造出冰雪主题影壁灯,入驻冬奥村,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日照手造”从时代脉搏中感悟传统文化的脉动,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萃取创作素材,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性发展。 “手造”是历史文化的符号记忆,是先辈伟大实践的精美锻造。新时代是铸就优秀作品的时代、是汇聚扛鼎之作的时代。我们要把握历史机遇,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日照手造”品牌效应,奏响日照高质量发展的雄浑乐章。(甜氧)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