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为乡村孩子播撒下梦想的种子,让文化在贫困山村扎下自我发展的根。”4月13日,日照市文化馆副馆长卢莉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作为文化旅游战线上的一名志愿者,卢莉娜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我市的文化志愿扶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谈起自己正在做的文化志愿活动,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6年4月,日照市文化馆组织开展“我为山村种文化”志愿服务项目。5年的时间里,卢莉娜和其他志愿者们的脚步遍布了五莲县松柏镇店子小学、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小学、岚山区黄墩镇粮山小学、岚山区黄墩镇中心小学等十几所省、市贫困山村的中小学校园,组织开展了舞蹈、合唱、声乐、葫芦丝、二胡、打击乐等多门艺术课程。5年来,一张张稚气的笑脸给了她踏实和欣慰;一节节生动的课例让她欣喜又陶醉;一声声真挚的祝福更让她体会到了付出后无尽的感动与欢愉。 为了教好每一个孩子,卢莉娜和其他老师常常为了教案的一个细小环节、一句歌词该怎么演唱而不停琢磨。她们用热情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唤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我们特别喜欢这些老师,她们和蔼可亲,让人感觉不到拘束,老师们上课时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下课时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在一起玩。”岚山区黄墩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说。 “以前我们乡村办学条件有限,几个年级的孩子都是混在一起上课,更别说开设这些音乐、舞蹈课了。卢老师他们来了之后,给我们学校注入了新活力,让孩子们丰富了生活,开阔了眼界。”学校的老师们由衷地感慨。 不仅仅是孩子们,当地的村民也成了“文化受益者”,“以前村里组织什么文艺演出,我们都是在网上自学,不成曲调,舞蹈动作也显得别别扭扭。他们文化志愿者进村后,手把手教我们要怎么做动作,歌词应该起个什么调子,我们村民进步都非常大。”村民朋友们喜悦地告诉记者。 “我为山村种文化”项目发起后,每逢授课之前,卢莉娜和其他随行的志愿者都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小礼物”。在一次授课中,卢莉娜将准备的小零食送给当地的一些孩子,其中一个小女孩拿起一包鸡腿吃得津津有味,泛红的小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随行的朋友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幸福的瞬间,直到现在,这张照片依旧被卢莉娜保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他们亲切地称呼她为“鸡腿女孩”。现在,“鸡腿女孩”已经成长为了阳光少女。许多爱心人士和文化志愿者们一直在关注呵护着这个孩子的成长。 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让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更让那里的孩子们接受到了艺术的洗礼与熏陶。卢莉娜告诉记者,她很享受和孩子们互动这个过程,那种幸福感与满足感油然而生。 “种文化”,是农民像种庄稼一样,普遍、经常性地开展文化活动,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卢莉娜他们是幸福的。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文艺爱好者、热心市民都加入到他们的志愿队伍来,把“文化下乡”变为“扎根在乡”,他们的努力,让乡村孩子从文化的看客变成参与的主角,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树立起乡村文化新风尚。 据了解,目前除了“我为山村种文化”活动,我市还组织开展了“社区文艺 ”“戏曲进校园”“民乐进校园”“宏德传艺 授人以渔”等文化志愿活动,参与人数超过500人。更多和卢莉娜一样的文化志愿者们正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坚定地走在一条通向希望与幸福的道路上。(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小桓) |